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6日讯(通讯员尹俊和何书梅)进入五月,早稻回青即将进入分蘖期,是增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6日讯(通讯员尹俊和何书梅)进入五月,早稻回青即将进入分蘖期,是增长根系、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与此同时,水稻螟虫等虫害也即将进入高发期。连日来,道县积极开展水稻虫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水稻安全生产,实现粮食绿色高质量发展。
日前,在道县蚣坝镇光家岭村的稻田旁,种粮大户们在农业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筒体、网罩、支架和诱芯组装成螟虫诱捕器,并将一个个诱捕器插在田埂旁。一根支撑的棍、半透明的塑料圆筒和底部圆锥筛网设计,看似简单,却让害虫有来无回。
“目前,我们要的是卷螟最新的一种诱质,通过雌雄双杀,就是把卷叶虫的成虫,雄虫和雌虫一起诱杀,这样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病虫害的基数,达到绿色防控的效果。”道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何斌说。
据了解,螟虫又称钻心虫,以幼虫钻蛀水稻茎秆为害,会造成水稻茎秆枯死、白穗,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可在田间残留稻桩上越冬。根据工作人员的预测,5月下旬会迎来螟虫羽化高峰期,当前正是防治螟虫的最好时期。
“一般用了这个以后,可以每亩减少15%到30%的化学农药使用量,一亩可以节约成本20到30块钱左右,这样一方面节约成本,同时少要化学农药,也可以提高稻谷的品质。”道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何斌说道。
在此之前,粮农们都是靠单一喷洒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不少抗药性强的害虫仍然存活了下来,而随着害虫抗药性的增强,农药用量又不断加大,如此循环往复,就进入了一个没有结局的恶性循环,既不环保,也影响了稻谷的品质。
“以前我们这个稻田(一季)要杀4次虫,收割的时候还有很多虫,禾还不太理想,产量还不见高。”道县蚣坝镇光家岭村种粮户杨亿兆说。
从去年开始,道县在全县范围内加大对性(食)诱捕器、太阳能诱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及设施的推广应用,加强病虫防控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促进了水稻提质增效。
“去年这个捕虫器帮了我们的大忙了,虫子少了,农药也用少了,去年水稻产量(每亩)500多公斤,今年我估计(每亩)有600多公斤。”道县蚣坝镇光家岭村种粮户杨亿兆说。
截至目前,道县共完成水稻、柑橘、蔬菜等绿色防控面积超60余万亩,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绿色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