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到4月份,近二十个省份下发了摸排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的通知。部分省份摸底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类别、年度产能、先进程度(国际先进、国内先进、省内先进)。
贰5万亿并非一个增量概念,而是重点行业2023年设备更新的总投资量。为了推动产业加速新一轮设备更新,政策也提供了配套措施。《行动方案》中提及的设备更新支持政策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财政补贴、再、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
叁尽管政策提供了支持,但设备更新项目的投资主体依然是企业。《行动方案》也提出,坚持“市场主导、企业支持”。
肆从历史经验看,设备更新是中国宏观工具箱中的一个工具,曾经数次发挥过关键作用,与针对房地产、基建领域的刺激性政策交替轮动。罗志恒称,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与采用大规模刺激性政策的2008年不同。
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称,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将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形成一个年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5万亿元是重点行业每年设备更新的总投资规模。政策的长期目标是至2027年重点行业设备投资将增长25%左右。据此测算,每年增量在3000亿元左右。
政策为这些新一轮设备更新提供了支持,其中包括中央预算、再贴息、税收优惠以及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
工业行业是设备更新的重头戏,约占全行业设备更新投资额的七成以上,因此也成为各地摸底的重点领域。
某市工信部门负责人称,摸底的内容包括:企业意愿、企业近期是否进行过技术改造、哪年进行过技术改造、产品的生产经营情况、企业的盈利情况、更新设备的成本是否可承受等相关的问题。设备更新的主体是企业,因此企业意愿是调研中的关键。
中国曾在20世纪80年代、世纪之交等时期,数次动用过设备改造、技术升级这一政策工具。研究者认为,相较过去10年间市场更熟知的以房地产、基建为主导的刺激性政策,这一轮设备更新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将有所不同。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说,传统的需求刺激政策通常直接作用于增量,而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呈现出“从存量中挖掘增量”的政策思路。这在财政盘活存量资产、金融盘活存量资金、房地产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等政策中也均有体现,背景是经济发展阶段和条件变化导致的宏观调控难度上升和传统政策效果减弱。
罗志恒称,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今年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但要解决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问题,依然需要发挥财政、税收、金融的协同作用,尤其是要与其他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协同,让企业设备更新形成内生动力。换言之,这一政策就是让微观主体在设备更新后获得正收益和积极性。
3月8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投资与技术改造处发布《关于开展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摸排的通知》,指出设备更新改造储备项目所属产业链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语音及软件、智能家电(居家)、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工业母机、农机装备、仪器仪表、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机械、光伏和新型储能、先进金属材料、非金属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生物新材料、节能新型建材、纺织服装、健康食品、医药及医疗器械等。
部分省份摸底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类别、年度产能、先进程度(国际先进、国内先进、省内先进)。摸底的领域也有所侧重,比如工业领域侧重智能制造设备等;农业领域重点侧重农业机械、烘干设备等。
3月21日,山东省茌平区政府网站显示,区发改局组织相关区直部门对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重点领域主要设备更新需求和供给能力进行了全面摸底。初步估算,全区重点领域主要设备更新资金需求43.5亿元,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和建筑领域。设备供给企业有5家,主要涉及机床、用能、发输配电等方面。
上述市工信部门负责人称,摸底调研问题由省级部门统一设计,内容包括企业有多少老旧设备、这些设备会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更新改进等。该负责人刚刚调研了部分企业的数字化车间项目,其中两家企业提出愿意投资千万元进行数字化技改。
东部某地级市工信部门负责设备更新的人士告诉记者,其所在省份设计的调研问卷中,有很多关于绿色化需求、国产替代化的内容。
记者获得了一份设备更新统计信息表,表内包括设备更新的主要内容、预期效果、项目总投资额度、开工时间、完工时间以及当前进展情况。大部分设备更新项目于2024年立项,但个别早已立项的项目也被纳入其中。设备更新基本以绿色化、节能降耗、自动化、数字化、减员增效等为目标。
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提及,2023年中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为4.9万亿元。
3月,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按照这一数量测算,至2027年重点行业设备更新规模将增长至6.1万亿元,年均增量3000亿元左右。
工业是此次设备更新的重头戏。2023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4.4万亿元,占全社会设备投资规模70%以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出台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中明确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具体方向,主要包括:先进设备更新行动、数字化转型行动、绿色装备推广行动、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
该实施方案对各类设备的更新提供了细化标准。比如,在机床领域,重点推动工业母机行业更新服役超过10年的机床等;在电动自行车行业,更新自动焊接机器人、自动化喷涂和烘干设备、电动或气动装配设备、绝缘耐压测试仪、循环充放电测试仪等;在光伏行业,更新大热场单晶炉、高线速小轴距多线切割机、多合一镀膜设备、大尺寸多主栅组件串焊机等先进设备;在动力电池行业,向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升级,重点更新超声波焊接机、激光焊接机、注液机、分容柜等设备。
为了推动产业加速新一轮设备更新,政策也提供了配套措施。《行动方案》中提及的设备更新支持政策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财政补贴、再、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
4月1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表示,中央财政将从四个方面来加力引导:一是加强资金政策统筹;二是完善税收支持政策;三是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四是强化财政金融政策联动。
另一个重点支持政策来自金融机构。4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支持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受访的商业银行人士称,银行内刚刚开会讨论了设备更新的市场空间,认为这会是近年一个重要的业务增量。
尽管还没有具体落地措施,但多位金融机构人士认为,这一轮对设备更新的支持可能会类似2022年9月央行设立的一项2000亿元以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
彼时,地方发改部门通过摸底后,列出白名单,金融机构再根据白名单向相关企业提供低利率的设备更新。
尽管政策提供了支持,但设备更新项目的投资主体依然是企业。《行动方案》也提出,坚持“市场主导、企业支持”。
上述东部某地级市工信部门负责设备更新人士称,设备更新主要针对的是本来就有意愿的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这些企业尽快实施设备更新。
一位环保企业的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称,已经注意到设备更新政策,将会在高排放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和智慧运营方面,关注市场机会。
南方一家新能源科技公司的负责人称,自建厂以来,该公司一直坚持设备迭代优化,希望使用自动化程度更高、能耗更低的设备。政府的补贴政策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但企业还是会综合考虑成本因素。
南方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负责人称,当前企业的预期相对较差,如果企业在设备更新方面的投入没有回报,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影响。因此,在这个时候,企业更倾向于保持稳定。
罗志恒认为,当前企业和居民对于主动进行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设备还能正常使用;二是更新换代需要额外支付费用。因此,需要财政、货币等政策协同支持,通过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当涉及落后设备的淘汰时,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科学标准,有序执行,防止因急于求成而挫伤微观主体的预期和信心。
从1980年开始,中国对工业的投资一改过去“重基建、轻技改”的模式,逐渐加大了对设备和技术更新改造的投资。
此后持续多年,中国在技改上投入了上万亿元的资金,大部分资金来源于企业自筹和银行,中央预算资金只占一小部分。这一轮技改带来了中国基础工业的广泛升级。
方正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在《设备投资规模扩张对应多大的财政力度》一文中复盘了“国债技改”,文章认为彼时中国面临着投资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境况,这一点和目前的情况类似。“国债技改”五年间,全国共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66万亿元,比前五年增长67%。这些投资不仅在短期拉动了总需求,也在产业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历史经验看,设备更新是中国宏观工具箱中的一个工具,曾经数次发挥过关键作用,与针对房地产、基建领域的刺激性政策交替轮动。
罗志恒称,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与采用大规模刺激性政策的2008年不同。彼时,中国经济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主要动能整体处于收缩区间;而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疫后恢复期,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基建投资以及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制造业投资都是推动经济恢复的亮点。目前,需要的是继续推动扩大总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将经济增长推升至潜在增长率附近。
此外,2008年后采取的大规模刺激性政策以政府为主导,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齐发力,资金主要投向基建领域,加大了政府的杠杆。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发展。因此,既要发挥政府的有为作用,更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主体是企业和居民,政府只是通过政策引导,推动设备更新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罗志恒说:“从效果看,大规模刺激性政策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从而带动经济增长;设备更新一方面有利于扩大需求,但另一方面通过高质量的设备投资,统筹了扩大总需求与优化供给结构。”